約翰·梅納德·凱恩斯讓艱澀的經濟學散發出獨特的魅力。他是劍橋大學研究員、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的核心成員、暢銷書作者、世界知名芭蕾舞者的丈夫,也是現代宏觀經濟學之父、備受重視的政府顧問、受封爵位的貴族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的催生者。他在經濟大恐慌時發表振奮人心的聲明,指出“病人需要運動,而非休息”,宣告管理式資本主義與刺激性西方經濟的凱恩斯時代業已來臨。
凱恩斯好以筆為劍,抨擊傳統觀念,提出主張時的風格氣度與機智聞名遐邇,而見解善變,幾乎也成了他的特色。
凱恩斯抱有貴族思想,輕視以賺錢為業,同時卻是極為成功的股市玩家。凱恩斯的時代是投資者最艱難的時代,穿越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,他的資產主要累積自投資活動,其管理的劍橋大學基金,在他經營下增為原先的12倍,同期整體市場的平均漲幅則不到1倍。他在英國首屈一指的人壽保險公司當董事長,據當時一位記者所述,他的發言“極受倫敦金融界重視,預測趨勢便足以挑動股市”。
凱恩斯就是如此與眾不同──身為經濟學家,卻走出象牙塔,不但精通金融市場理論,也擅于實務。
凱恩斯雖在金融市場大獲成功,但畢竟生于維多利亞時代,逝于半世紀前,不禁令人質疑,分析他的股市技巧,未必有助于現代投資者。在投機盛行的當下,探討凱恩斯的投資原則,還有意義嗎?
凱恩斯曾經歷數次失敗,才創出一系列規則,使他在股市上戰無不勝。他在漫長投資生涯的晚期,以一貫毫不謙遜的口吻宣稱: 照我的意思經營的金融機構,皆能興旺……我在整個金融界遇到的困難,是說服其他人接受非正統的建議。
他遠在股神巴菲特提出投資哲學之前,便提出自己的非正統方式。巴菲特認為凱恩斯的“投資績效與理論思想一樣卓越”,坦承他的才識要歸功于這位英國經濟學家。
正如今天的投資者,凱恩斯也面臨一個備受恐慌、通脹、通縮、失業和戰爭擾亂的市場,而他建立起一套能在任何經濟氣候下獲利的投資原則。
《在股市遇見凱恩斯:“股神級”經濟學家的投資智慧》作者約翰 F. 瓦辛科憑借自己老練的投資洞察力,深入挖掘為何凱恩斯的思想、觀點和投資策略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,以及它們將如何繼續為投資者創造價值。
明智的資金投資在所有情況下都能實現增值,遵循凱恩斯的投資智慧,你也可以做到。